大家好,我是 Axton。在 ChatGPT 和各类 AI 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许多朋友都向我表达过一种普遍的焦虑:担心自己被时代抛下,被技术取代。但今天,我想与你分享一套我个人深度使用的内容创作系统,它将告诉你,如何从 AI 的旁观者,转变为 AI 的驾驭者。正如那句流行的话所说:”AI 不会取代你,但会用 AI 的人会取代你。” 这套系统巧妙融合了简洁高效的 Notion 模板、ChatGPT 驱动的 AI 助手,以及无需代码的自动化工具 Make,希望能为你打开一扇通往高效与创新的大门。
焦虑到赋能:拥抱 AI 驱动的创作未来
面对 AI 浪潮,焦虑不如主动拥抱,打造自己的智能助手,这正是这套内容创作系统的核心出发点。 我深知,单纯的工具堆砌并不能带来效率的飞跃,关键在于如何将它们有机地整合,服务于我们独特的工作流。这套系统便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将 Notion 的强大组织能力、ChatGPT 的智能辅助以及 Make 的无代码自动化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能够覆盖从灵感捕捉到内容发布的完整闭环。它不仅仅是工具的组合,更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实践,旨在将我们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思考。
这套系统的核心理念在于,我们完全可以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工具。你不必是程序员,也不必是技术专家。通过理解每个工具的特性,并借助像 Make 这样的平台,我们就能搭建起连接数千个应用和服务的自动化工作流,让 AI 真正为我所用。接下来,我将以一个视频内容的完整制作流程为例,带你深入了解这套系统的运作方式。
Notion:创意与流程的指挥中心
Notion 的真正威力在于其开放性 API,它是我整个创作系统的基石,而非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笔记软件。 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 Notion 能够与众多第三方应用无缝对接,从而构建起跨系统的自动化工作流,这才是它真正的强大之处。我的 Notion 模板首页清晰地罗列了所有核心功能模块,左侧的菜单栏也提供了便捷的导航。
进入 Dashboard 主屏幕,你会看到一句激励人心的格言,紧接着是 Notion 最新推出的按钮功能。这些精心设计的”新建”按钮,可以让我一键创建新的点子、AI 指令、待办主题、联系人、购物清单、赞助商信息,甚至是新的内容发布平台。内容创作往往源于一个稍纵即逝的点子或一个模糊的主题,因此,如何便捷地记录这些火花,并将它们与相关的参考资料高效关联起来,就显得至关重要。
捕捉灵感:多样化的内容起点
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流程,始于便捷高效的点子捕捉,为此我设计了多种记录方式。 我主要以视频创作为主,因此下文会以”视频”代指所有类型的内容。为了快速新建一条内容,我的 Notion 模板支持多种方式,今天我重点演示三种最常用的。
第一种,如果你是苹果设备用户,可以尝试通过 Siri 来记录。比如,当你躺在床上即将入睡,脑海中突然迸发出一个绝佳的点子,便可以立刻呼叫 Siri:”Hey Siri,帮我记录。” 然后说出:”我有一个好的做视频的点子,快帮我记下来。” 稍等片刻,Siri 便会帮你记录下来。虽然有时 Siri 的语音识别不尽如人意,或者说我的口音对它是个挑战,但这种即时性在特定场景下非常有用。
第二种方式则是在 Notion Dashboard 页面的”创意点子”区域,直接点击”新建”按钮。这样,你就可以迅速将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一条待创作的内容记录,后续再从容评估其可行性。例如,我想到一个关于”AI 浪潮下的创业方向思考”的主题,便可以快速创建,避免灵感流失。
第三种方式则是在阅读过程中,当你发现某项内容值得深入探讨并创作视频时,可以直接在阅读界面进行添加。无论是在 Dashboard 的”本日阅读”模块,还是在”图书馆”中,都可以实现。假设我在图书馆中看到一篇关于”AI 浪潮下的创业方向思考”的推文,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便可以在该阅读笔记界面点击”添加内容”,新建一条名为”创业方向”的视频。当然,也可以将这条推文作为参考资料,添加到一个已有的视频项目中。如此一来,视频内容与阅读材料之间便建立了双向链接,既能清晰了解一条视频参考了哪些资料,也能反向追溯一条资料被哪些视频所引用。
智能搜集:构建自动化信息管道
高效的信息收集是深度创作的前提,自动化工具在此大显身手,确保我能源源不断地获取高质量素材。 当我确定了视频点子,比如”AI 浪潮下的创业方向”,并将其状态更改为”查找资料”后,便可以开始填充关键词,如 AI、创业方向、年轻人、自创业、人工智能、AI 内容生成等。
在 Notion 中添加资料,我主要有三种途径。最简单的是使用 Notion 官方的 Web Clipper 浏览器插件。看到合适的网页内容,一键将其剪藏到我的”图书馆”数据库。例如,我看到一篇关于 Make 自动化应用的文章,便可轻松保存。这条记录会同时出现在”图书馆”和 Dashboard 的”本日阅读”中,方便我当日处理。
第二种,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 Readwise 实现自动同步。我的 Notion 图书馆数据库结构完全参照 Readwise 的格式创建,如果你也是 Readwise 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两者结合。
第三种则更为智能,它融合了 ChatGPT、Make 和 Notion 的能力,自动抓取特定信息。目前,我主要用它来自动抓取当天的相关推文,然后交由 ChatGPT 进行汇总、评级,最后统一归档到 Notion 中。这样,我不仅能及时了解推特上的最新动态,还能有效过滤掉不相关的内容。这个自动化流程仍在持续优化中,未来我会专门制作视频详细介绍。简单演示一下,当我在 Make 中运行这个工作流时,左侧的 Notion 页面会实时显示新加入的推特内容以及 ChatGPT 给出的评级。
AI 协同:从标题到脚本的智能辅助
从标题到脚本,AI 是强大的辅助,而非完全的替代,它能显著提升创作的效率与质量。 当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我会回到内容创作页面,在”参考资料”中添加所有相关的素材,确保对视频的支撑信息了如指掌。
标题的艺术:人脑智慧与 AI 建议的融合
接下来是确定视频标题。我不会完全依赖 ChatGPT 自动生成标题,因为标题对于任何内容作品都至关重要,需要人工深度介入。然而,ChatGPT 依然是重要的辅助。为此,我需要一个好的 Prompt(提示语)。在我的 Notion 模板中,有一个专门的”AI Prompt”数据库。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 Prompt 存在 ChatGPT 网页里?因为 ChatGPT 的网页虽然能保存历史对话,但有上下文长度限制,一旦超出,它就会”忘记”之前的内容。将优质 Prompt 存储在 Notion 中,当发现 ChatGPT 开始”胡言乱语”时,便可以迅速复制出来,重新引导。
至于去哪里找 Prompt,我推荐两种方式:一是认真学习 Prompt Engineering,自己尝试、优化,并记录下最适合自己工作流的 Prompt;二是寻找他人分享的、一看就是真人精心编写的 Prompt,例如一些优质的 Prompt 分享网站,像我之前视频中推荐的 AwesomePrompt。我会收集一些我欣赏的知名 YouTuber 的标题风格,让 ChatGPT 学习,然后请它参考这些风格为我生成备选标题。比如,针对”AI 浪潮下的创业方向”这个主题,它可能会生成”年轻人如何抓住创业机遇?人工智能引领创新风潮!”等五个选项,我再从中挑选或修改。
脚本的打磨:AI 润色与个性化表达
标题确定后,我会将其更新到 Notion 中。需要注意的是,标题和关键词应准确反映视频核心内容,因为后续 ChatGPT 会根据这些信息生成视频描述和用于 MidJourney 生成封面图的提示语。我放心地让 ChatGPT 生成描述,一是因为描述相对于标题和关键词,对视频的重要性稍低;二是我会让它同时生成适合推特发布的版本,因为视频发布后,我的自动化工作流会自动将推广信息发布到推特和 Facebook。
至于封面图,我选择让 AI 生成 MidJourney 的提示语,而非直接生成图片。因为封面图同样关键,需要人工挑选、调整,甚至从多张候选图中抉择。我的这套系统是为真正的内容创作者提升效率而设计的,而非服务于那些刷视频、刷流量的账号,他们通常不需要精心挑选封面或亲自撰写文案。
接下来是撰写提纲和脚本。此时,我也会大致规划发布日期,比如预计 4 月 1 日发布,我只需将该视频卡片拖拽到创作计划日历的相应日期即可。在撰写过程中,我可以随时请求 ChatGPT 协助,比如让它帮忙构建提纲,甚至根据提纲初步撰写脚本。不过,我通常不会让它代笔完整的文案,因为我相信自己的文案表达更胜一筹,但我会请它帮忙润色。如何达到理想的润色效果,与如何让它生成特定风格的标题类似,未来可以专门分享。文案模板方面,我预置了 YouTuber Ali Abdaal 的通用模板和一种名为”靶心人”的文案结构,它既适合长视频也适合短视频,并有多种变体。你也可以随时添加更多文案公式。
自动化前奏:描述与视觉灵感的生成
文案完成后,我会将视频状态更改为”准备拍摄”。这个状态至关重要,因为它会触发一个自动化流程:ChatGPT 会定时扫描所有处于”准备拍摄”状态的内容,并为它们自动生成视频描述和封面图的 MidJourney 提示语。我手动执行一次给大家看效果:执行完毕后,Notion 中对应视频的描述字段便会自动填充,例如:”年轻人初次创业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潮流?这个视频将教你如何在 AI 领域创新,了解 AI 内容生成和创业方向。别错过这个精彩视频!” 由于描述同时要用作推文,它还会自动加上相关的 hashtag。下方则会给出三条 MidJourney 封面图的提示语,比如一条可能是赛博朋克 (Cyberpunk) 风格的描述,另一条可能是简约科技感的,我可以根据这些提示去生成并挑选最合适的封面。
无缝发布:自动化流程的最后一公里
当内容准备就绪,自动化流程能确保其高效、准时地触达观众,完成从创作到传播的闭环。 一切准备妥当,视频拍摄和剪辑完成后,我会上传到视频平台,然后将视频的 URL 粘贴到 Notion 中对应的字段。模板会自动提取视频的 ID。这个 ID 的作用在于,当视频实际发布后(我通常设置定时发布),系统会自动检测并将这条记录的状态更改为”已发布”。
更妙的是,状态的改变会同时触发 Make 中的另一条工作流,将刚刚发布的视频信息自动同步到 Twitter 和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由于我的视频大多是定时发布的,这些后续的推广动作便能一气呵成,完全无需我手动干预。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实现自动上传视频呢?虽然技术上可行,但目前无论是 YouTube 的 API 接口,还是像 Make、Zapier 这样的自动化工具,在处理视频上传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我追求的是发布的质量和自动化带来的便利,而非享受折腾的过程。因此,在找到更稳定可靠的方案之前,一些关键环节我仍选择手动介入。
完整视频请点击观看:
https://youtu.be/1nmdjk78-9g
核心要点总结
回顾整个系统,有几个核心价值点值得我们深思。首先,真正的效率提升来自于系统化思考和工具的有机整合,而非单一工具的强大功能。其次,AI 是强大的协作者而非替代者,我们应学会在关键环节保留人工智慧,让 AI 辅助我们完成重复性或启发性的工作。再者,个性化定制是发挥自动化潜力的关键,通过像 Make 这样的无代码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搭建专属工作流。最后,持续学习与分享是这套系统不断进化的动力,也是我构建它的初衷——以分享促进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独特深度洞见
这套内容创作系统最深刻的启示或许在于:我们正从被动适应技术,转向主动构建与技术共生的个性化工作环境。 AI 和自动化工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黑箱”,而是像积木一样,可以被我们理解、拆解和重组成服务于特定目标的”超级助手”。这种能力的培养,远比掌握某一个孤立的 AI 功能更为重要,它赋予我们面对未来技术变革的信心与主动权。
如果你对这套系统感兴趣,渴望了解如何将 ChatGPT、人工智能与无代码自动化工作流深度融合,并将其集成到你的日常工作与学习中,从而成倍提升效率,欢迎点击我视频描述栏中的链接,获取 Notion 模板以及详细的 MAKE 自动化工作流教程。让我们一起,成为驾驭 AI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