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无聊 PPT,AI 一键生成 Obsidian 高颜值白板脑图!| 回到Axton

白板脑图的制作方法

我用 Obsidian 的 Canvas 功能配合 AI 来快速实现专业美观的概念图,这种方法比使用专业脑图工具更灵活高效。 这期视频不只教大家一个具体技巧,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 AI 和日常工具协作的思维模式。通过这个实操案例,你可以掌握三个核心技巧:快速搭建清晰的概念图基础框架、利用 AI 生成初步规划和内容、调整布局使脑图看起来专业美观。这种能力让你可以更方便地展示自己的思路和能力,而且上手十分简单。

Obsidian 和 Canvas 的基础知识

Obsidian 是一款以本地 Markdown 格式存储笔记的 APP,其最大优势在于开放性,这正是让各种工具能与 AI 紧密协作的关键特性。 Obsidian 的本地文件存储方式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提供开放性,让不同工具可以协同工作。Canvas 是 Obsidian 中的一个核心插件,本质上是一个无限画布,可以自由排列笔记、图片、链接等内容,并用连接线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 Canvas 功能相对专业白板软件较简陋,但它有一个巨大优势:文件采用标准开放式 JSON 结构保存,这种通用数据语言让不同软件可以互相读懂和交换信息,也让 AI 能轻松帮我们生成完整的 Canvas 图。

AI 生成 Canvas 图的实践步骤

利用 AI 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手动绘制需要一小时甚至更久的工作,关键在于利用 Obsidian Canvas 的开放式 JSON 结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找一篇文章或内容作为基础;然后,将内容粘贴给 AI(如 Claude),并要求它”根据以下内容生成一个 Obsidian Canvas,使用中文输出”;AI 会生成一段 JSON 格式的代码;接着,在 Obsidian 中创建新的 Canvas,用文本编辑器(如 Cursor)打开这个 Canvas 文件,将 AI 生成的代码粘贴进去并保存;最后回到 Obsidian,就能看到一个结构完整、内容填充好、初步分组的脑图。AI 不仅提取关键信息创建节点卡片,还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自动连线,完成了至少 70-80% 的工作量。

提升 AI 生成 Canvas 质量的技巧

要让 AI 生成的 Canvas 图质量超过 90% 的普通用户,关键是提供 Obsidian Canvas 的标准格式作为背景信息或参考资料。 对于能够联网且知识库较新的模型(如 GPT-4.5、Gemini 2.5 Pro),简单的提示词有时也能得到不错的结果。但对于不能上网的模型,它们可能不知道 Obsidian Canvas 的标准格式。解决方法是将 Obsidian Canvas 的官方 JSON 标准文档内容作为背景知识提供给 AI。我在使用 Claude 时,就是通过项目功能预先填好了详细提示词,并将 Canvas 的官方文档作为项目知识库提供给 Claude。这个思路很重要:当 AI 不知道某个工具的标准格式时,我们只需将该工具的官方文档或格式说明提供给它。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 Canvas,对于任何接受特定格式(如 JSON、Markdown 等)输入的工具都可以尝试类似方法。

AI 与工具融合的思维模式

能给你带来竞争优势的不是单一工具或 AI 新闻,而是将 AI 融合到日常工具和工作流中的方法论,让 AI 帮助优化甚至建立你的工作流。 我分享的各种 AI 和工具融合的视频(如生成 Mermaid 图、在 Dify 中创建 Readwise Reader 工具、用 Cursor 加 Obsidian 搭建个人知识库等)背后,都体现了同一种融合 AI 和日常工具的创意思维模式。任何具体的工具、平台、技巧都可能很快过时,但快速理解工具特性、发现连接点并融入自己工作流的思维模式,才是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我能在 Make、Zapier、Cursor、Dify 等不同自动化平台上快速切换并搭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流,靠的不是对每个平台所有功能的精通,而是掌握了如何快速学习、组合运用工具的底层思维方法。


核心观点

  • AI 与工具协作的关键在于理解工具的开放性特点,尤其是标准化数据格式(如 JSON)的重要性
  • 提供工具的官方文档或标准格式给 AI 是让 AI 准确生成符合要求输出的关键技巧
  • 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掌握单一工具,而在于建立一套能快速学习和组合各种工具的思维模式
  • 将 AI 融入工作流程的能力比单纯关注 AI 新闻或功能更能带来实际价值
  • 开放格式的文件系统(如 Obsidian 的本地存储)为 AI 与工具协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关键洞见

AI 工具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们的单独功能,而在于它们如何成为连接不同工作环节的”胶水”—当我们理解了工具间的标准化接口(如 JSON),AI 就能成为这些接口间的翻译者和协调者,让我们从繁琐的格式转换和手动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这种”AI 作为胶水”的思维模式才是数字时代工作效率的核心秘密。

请点击观看原始视频:
https://youtu.be/IviQH2FCgPM


用 Obsidian Canvas 和 AI 制作酷炫白板脑图:从技巧到思维模式

这个酷炫的白板脑图是怎么做的呀?最近我的评论区啊,总有朋友在疯狂的问这个问题。那其实呢,它并不是专业的脑图工具做出来的,而是我用 Obsidian 的 Canvas 功能配合 AI 来快速实现的。那今天这期视频呢,我就用大概 10 分钟的时间,手把手的教你做出这种让评论区不断追问、又专业又美观的概念图。

嘿,你好,欢迎回到 Axton。这期视频啊,我不只教你如何用 Obsidian 的 Canvas 加 AI 这一个术来快速的做出清晰、美观、专业的白板脑图,更重要的是呢,我们通过这个实操案例,带你掌握一种能够广泛应用的 AI 和日常工具协作的思维模式。那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呢,你就不会被某一个特定的工具或者技巧给限制住了,不管将来出现什么样的新工具,面对什么样的新场景,你都能够举一反三,灵活高效的解决问题。

那具体来说呢,看完这期视频,你将会掌握三个核心技巧:
一、怎么样快速的搭建一个清晰的概念图的基础框架;
二、如何利用 AI 来帮你生成初步的规划和内容;
三、如何调整布局,让你的脑图看起来专业又美观。
俗话说,show your work,掌握这个技能呢,就能更方便的秀出你的能力了。而且上手十分简单,咱们现在开始。

Obsidian 与 Canvas:开放的白板工具

首先我们来快速的帮可能不熟悉的朋友科普一下,Obsidian 是什么呢?Obsidian 的 Canvas 又是什么?

Obsidian:本地优先的开放笔记 APP

Obsidian 它就是一款笔记 APP,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所有的这些笔记,它都是以本地的 Markdown 格式的文件存储在你的电脑上的。那么本地文件它有什么样的优势呢?千万不要说是安全,我从来不认为本地的文件会比云端的更安全。本地文件最大的优势呢,就是开放。而开放性呢,就是让各种工具能够跟 AI 来紧密协作的一个重要的特性。记得在 Cursor 刚开始火的时候,我就发过一期视频,使用 Cursor 来直接编辑 Obsidian 的本地文件,然后快速的形成自己的知识库。那哪里还需要什么复杂的插件啊?这就是得益于 Obsidian 的开放性。

Canvas:Obsidian 内的无限画布与开放格式

那 Canvas 又是什么呢?Canvas 就是 Obsidian 这个笔记软件当中的一个核心的插件。Canvas,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无限的画布,它可以让你自由的排列笔记、图片、链接等等,并且可以使用连接线来建立他们之间的这种相互的关系。那 Canvas 它的功能呢,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的白板软件来说呢,比较简陋,但是它同样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它保存的这个文件,是采用了标准的开放式的 JSON 结构的。

那 JSON 结构又是什么呢?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通用的数据语言啊,不同的软件可以互相的读懂和交换信息。如果你不了解 JSON 结构呢,我强烈的建议你补补课,这个是玩好 AI 的必备技能之一啊。大家可以看我的这期视频:三大必备技能,学会与 AI 对话。这是一年前的一个视频。那 Obsidian 的 Canvas,它具有标准的 JSON 结构,它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让 AI 来轻松的帮我们生成一个完整的 Canvas 图。

AI 赋能:快速生成 Canvas 内容

Canvas 的基本操作与文件结构

下面我先给大家简单的演示一下 Canvas 的基本操作。双击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 Canvas 内的卡片,然后呢,我们还可以拖动一个文件到 Canvas 里边。在卡片和笔记之间,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建立连线,并且呢,可以标注。而且我们可以把它们建立分组,然后给它们选上不同的颜色。好。

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Canvas 的文件到底长什么样。比如我们刚刚创建好的这个 Demo2 文件,这个文件你可以用任何的文本编辑器来打开它,包括 Windows 的记事本啊等等。我常用的呢,就是用 Cursor 来打开。它的扩展名是 Canvas。打开以后呢,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就是一个标准的 JSON 结构。那理解了这一点呢,让 AI 帮我们写这种结构的内容啊,那就易如反掌了。

实战演示:AI 自动生成 Canvas 图

接下来你就可以看到,AI 如何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我们手动绘制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的工作。我们就让 Claude 来帮我们写一个 Canvas 来感受一下。

首先我们找一篇文章,就用我刚刚发布的一个 AI 快讯的文章,我们把它粘贴给 Claude。好,请根据以下内容生成一个 Obsidian Canvas,使用中文输出。然后把刚才的内容粘贴给它。好,我们可以看到,Claude 生成的就是一对 JSON 格式的代码,我们等待它生成完成。好,生成完成,我们就把它先拷贝下来。然后去 Obsidian 这边呢,我们给它新创建一个 Canvas。之后我们用 Cursor 来打开这个 Canvas,目前是一个空的,我们把刚才 Claude 生成的代码,给它拷贝进来,保存。然后我们再回到 Obsidian。好,看到了吗?Bingo,一个结构完整、内容填充好,并且初步给你分好组的脑图,瞬间就诞生了。

大家可以看到,AI 它不仅帮我们提取了关键的信息,创建了节点的卡片,甚至还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自动的进行了初步的连线。这就相当于 AI 来帮我们完成了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量,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整理信息和初步布局的这个时间。我们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呢,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它进行一些布局的调整,优化一些布局,那么这样一个高质量的概念图,就可以很高效的完成。

那除了总结现有的文章呢,头脑风暴更是不在话下了。比如我们可以来问一下 AI,AI 来临的时代,人类还有哪些优势可言?请头脑风暴广开思路,至少提出三个以上的类别,20 条以上的洞见,制作为合适的 Obsidian Canvas 进行展示。OK,创建完成,我们同样把它拷贝下来。Obsidian 这边新建一个 Canvas,然后到 Cursor 这边把代码粘贴给它。好,回到 Obsidian。OK,人类在 AGI 时代的优势:情感和创造力、道德和价值判断、身体化智能和物理世界的交互、社会关系与集体智慧、人机协作的未来。怎么样,这个效果还不错吧?

优化 AI 输出:提示词的艺术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这个提示词的技巧,可以让你的 AI 生成的 Canvas 图的质量,超过 90% 的普通用户。

基础提示词的局限性

你可能注意到了,我给 Claude 的基础提示关键词非常简单,就是”请根据以下内容来生成一个 Obsidian 的 Canvas,使用中文输出”。对于能够联网并且知识库比较新的模型,比如最新的 GPT-4.5、Gemini 2.5 Pro,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 Obsidian 的 Canvas 的格式,所以这种简单的提示词,有时候也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比如我们就直接把这个提示词给 Gemini 2.5 Pro 来试一下。好,这边就是原样,这个提示词给到 Gemini 2.5 Pro,它的效果,它输出的结果。那么它输出的 Canvas 就是这样的效果,其实这个效果也还能接受,而且很清晰的把我的 AI 快讯的这几块文章都给截取开了。

但是对于不能上网的模型,他可能就会不知道 Obsidian 的 Canvas 的标准格式了。那怎么办呢?

高级技巧:为 AI 提供上下文与格式规范

聪明的你肯定已经想到了,我们只要把 Obsidian Canvas 的标准的格式,作为背景信息或者参考资料,一起提供给 AI 就好了。那这就是我在 Claude 生成 Canvas 的时候,用的是 Claude 的项目功能。这是一个 Claude 的项目,这边我就已经预先填好了详细的提示词,并且把 Obsidian Canvas 的官方的 JSON 标准的文档内容喂给了 Claude 作为项目的知识库。那这样就算是 Claude 本身,他并不知道 Canvas 是什么,他也能根据我提供的这个说明书来生成符合规范的 JSON。

那 Obsidian Canvas 的官方的 JSON 标准文档呢,就在这里,这个链接我会放在视频下方的描述栏当中,方便你去查找。那掌握这个思路很重要,当 AI 不知道某个工具的标准格式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工具的官方文档或者格式说明喂给他就可以。这个方法它不仅限于 Canvas,对于任何接受特定格式,比如 JSON 啊、Markdown 等等这些输入的工具啊,我们都可以尝试类似的方法。

那我为 Claude 优化过的包含详细指令和 Canvas 格式的完整提示词,以及本期视频的完整的文字稿呢,这些我都会整理好,分享在我的 AI 精英周刊里边,大家别忘了去描述栏里面订阅领取。

超越工具:拥抱 AI 协作的思维模式

那现在呢,你已经知道,我是怎么样快速的创建这些让评论区都感觉好奇的图表了。三点:第一,利用 Obsidian Canvas 的开放式的 JSON 结构;第二,利用 AI,Claude 也好、ChatGPT 也好、Deepseek 也好,快速的生成概念图的初稿和基础的内容;最后,我们再进行人工的优化和布局的调整。因为 AI 它目前在生成一个良好的布局方面,还是有局限的。

但是呢,我希望你从这期视频当中带走的呀,绝不仅仅是这一个具体的技巧。因为只会单一的工具啊,它并不能让你最大化 AI 的潜力。只看各种炸裂的 AI 新闻,也不能为你带来任何的竞争优势。能给你带来竞争优势的呢,是你把 AI 融合到你的日常工具和工作流里边的方法论,让 AI 帮助你优化,甚至帮助你来建立你的工作流,这个才是关键。

我之前做过很多 AI 和工具融合的视频呀,比如在一键整理音频和会议记录里边演示过的,比如生成 Mermaid 图,Mermaid 本身它是一个开源的图形框架呀,它可以生成各种各样图表。还有在 Dify 当中创建 Readwise Reader 的工具,还有用 Cursor 加 Obsidian 来搭建一个个人的知识库。那你就会发现啊,这些分享的背后呢,它体现的都是同一种融合 AI 和日常工具的创意的思维模式。

任何具体的工具、平台、技巧,它都可能很快的过时,但是这种快速的理解工具的特性,发现连接点,并且把它融入到你自己的工作流当中的思维模式,才是能让你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就像我能在 Make,Zapier,Cursor,Dify 这些不同的自动化平台上快速的切换,并且搭建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流,这靠的并不是我对每一个平台所有功能的精通,而是因为我掌握了这套如何快速学习、组合运用工具的底层思维的方法。

如果你也想在实战当中,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这套 AI 和工具融合的底层思维模式,真正让 AI 为你所用,欢迎点击视频描述栏当中的链接,了解我的相关课程和内容。

好,今天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掌握系统化思维,构建你的AI智能体

工具思维跨越到智能体思维,掌握系统化的方法论与AI智能体构建能力,构建可迁移的AI自动化技能,随时适应新需求!

7 阶实战体系,一步步带你从零基础到高阶自动化

◆ 立即节省2小时以上的重复劳动,效率提升10倍!

◆ 现在订阅,限时享受独家优惠,解锁你的AI竞争优势!



立即开启AI智能体进化之旅 →

Axton二维码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